马鞍山市与上海市普陀区签署“1+2+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发布人:马鞍山日报
  • 时间:2021年-11月-28日
  • 地区: 安徽
  • 点击量:2777
  • 科技创新

风从“海”上来,借势扬征帆。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之际,“沪”动合作大戏新幕拉开——

11月25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区代表团来我市考察,双方举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会上,我市与普陀区签署缔结友好城区深入合作框架协议,普陀区长征镇与雨山区、普陀区桃浦镇与含山县、上海桃浦智创城与含山经开区、天地软件园与雨山经开区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启了优势互补、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的全新征程。

携手长三角“龙头”,勇立“一体化”潮头。

“1+2+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揭开了两地深度“沪”动、共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敞开“东大门”、坚定“向东看”的背后,更足见马鞍山勇当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坚定决心。

深化友好城区合作

共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上海是引领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普陀区作为上海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是上海连接长三角及内地的重要陆上门户和交通枢纽。

新签订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政府缔结友好城区深入合作框架协议》,从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共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强商贸交流合作、加强城市协同治理、加强公共服务共享等五个方面入手,旨在进一步深化友好合作、扩大合作成果、实现互利双赢。

根据协议,双方将立足各自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共建企业对接平台和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产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协同发展。同时,以国家支持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为契机,充分利用普陀区优质创新资源和我市完备工业基础,共同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在加强城市协同治理方面,将发挥普陀区智能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产业优势,探索在工业智能化以及城市精细管理等方面谋划一批合作项目。同时,加强公共服务共享,不断加大两地在医疗、生态、体育、养老等领域合作力度,不断增强两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加强县(区)镇对口合作

探索共建“飞地园区”

座谈会上,普陀区长征镇与雨山区、普陀区桃浦镇与含山县、上海桃浦智创城与含山经开区、天地软件园与雨山经开区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在友好城区合作“1”的基础上,“2+2”合作协议“更聚焦、更具体”,旨在促进两地合作迈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在加强县(区)镇对口合作方面,记者注意到,长征镇与雨山区、桃浦镇与含山县将在产业发展、创新联动、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接交流,持续谋划合作项目。比如,长征镇与雨山区将建立交流学习制度,互派人员挂职(学习锻炼),搭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合作与转移等;桃浦镇与含山县将以加快园区共建、产业配套互补、重点企业对接为重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推进两地互动、互补、互惠发展。

好风凭借力。这些干货满满的合作举措,为我市借力上海高端优质资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搭建起广阔平台。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此次一揽子协议中的“重头戏码”。

根据协议,将推动普陀区创新研发成果在马鞍山落地转化,支持马鞍山有在上海设立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需求的企业入驻普陀。探索“研发在普陀、制造在马鞍山”的模式,探索共建“飞地园区”,实现合作共赢。

比如,上海桃浦智创城与含山经开区将在人力资源、招商引资、产业园区等方面开展合作。上海天地软件园将与雨山经开区共建“伙伴园区”,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产业生态共育、创新成果共享、互动机制共联,加快推动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沪”动交流日趋频繁

合作共赢成效显著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来,我市锚定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新发展定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在全面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的同时,积极加强与上海这座长三角城市群“龙头”城市的合作交流力度,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合力,合作共赢成效显著,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7月,我市与上海市长宁区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与花山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今年5月,2021马鞍山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为加强双方文旅合作交流,本次推介会特别为上海旅行社推出了暑期门票对团队实行优惠、马鞍山旅游年卡发售实行优惠、组织旅游直通车实行优惠等三大优惠政策。

今年6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在上海开通“慢特病门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现慢病“全覆盖”、就医“免备案”、报销“实时办”。

作为省内唯一试点地区,我市与上海青浦、苏州吴江、浙江嘉善共同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并取得阶段性进展。10月21日,我市5家来自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喜提长三角(马鞍山)科技创新券,率先享受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红利。

在交通出行方面,我市与上海来往高铁已达到34列,实现与上海2小时通勤圈。

在园区合作方面,2019年底,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一期已入驻则一科技、海底捞智慧工厂、御流智能包装、长材智能制造、中钢粉体、长三角食品配套产业园、汇源包装等7个项目,总投资78.5亿元。去年年底,马鞍山青浦工业园被授予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沪”动频频,成效满满。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地域互联、功能互补、政策互鉴、项目互通、资源互享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推进步伐,努力做强“桥头堡”、当好“排头兵”、扮靓“东大门”。

记者 刘挺 通讯员 黄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