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在上海设立“小驿站”,写出科技服务“大文章”

  • 发布人:马鞍山日报
  • 时间:2022年-03月-07日
  • 地区: 安徽
  • 点击量:2356
  • 大型仪器
  • 科技创新

       马鞍山在上海设立“小驿站”,写出科技服务“大文章”

企业发展靠什么?资金、技术、人才……成立于2020年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围绕产业找资源、深入企业挖需求、聚焦目标寻对接、牵线搭桥促交流、跟踪服务助合作,企业缺啥就想方设法提供啥,让科技零距离服务企业,借智借力为企业“强筋壮骨”。

图说:“科技赋能,智汇诗城”沪马科技要素对接活动,介绍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工作情况。

科技助企

“小驿站”解决“大难题”

“不管别人信不信,我是信了。”金菜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袁荣跃说,2021年初次接触沪马创新驿站时,从未想过“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近年来,金菜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被“臭豆干卤汁微生物发酵技术及产业化”困扰,对卤汁中的微生物种类以及作用无法做到定量定性的分析,生产工艺比较传统,无法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

2021年8月,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通过走访获知企业存在的发展难题,通过沪马创新驿站进行筛选和匹配,联系到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臣副教授,积极促成双方进行联系和对接。2022年2月24日,陈臣教授一行赴金菜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双方制定合作目标,并对臭干卤汁微生物进行分析,确定后续生产标准化流程,实现产品的食品安全和口味的稳定。

据介绍,为深度融入长三角,我市于2020年11月建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成立以来,该驿站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服务平台上开辟马鞍山专窗,发布导入长三角地区6419台(套)大型仪器资源、806名专家信息、528家服务机构信息;收集企业研发、检验检测需求41条,开展线上线下服务百余次;帮助山鹰、马钢设备检修、金菜地、恒泰重工等20余家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进行对接,建立联系,并积极促成校企合作。

图说:“科技赋能,智汇诗城”环保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同济大学教授杨长明作成果发布。

政策助企

“小驿站”展现“大作为”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不仅真实地发生在金菜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更是把“馅饼”拿到了手里,兑现了2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

作为一家化工企业,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面临很大的环保压力和较高的治污成本,有提升治污工艺的迫切需求,但一直被治污技术困扰。在了解到企业需求后,沪马创新驿站积极帮助该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经过多方比较和筛选,成功匹配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工学院。2021年10月上旬,该驿站组织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对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并于当年10月28日签订合作协议。

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主任池本军介绍,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该驿站一方面向企业推介政策内容,另一方面协助企业在创新券平台上进行注册、申领、下订和兑付操作。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企业通过驿站服务获得创新券资金抵扣金额达163.88万元,带动技术研发资金412.96万元。

服务助企

“小驿站”迸发“大能量”

服务企业,首先要深挖企业技术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需求匹配。近年来,市科技部门组建由科技专家和专门服务人员组成的创新服务驿站服务小分队,定期赴市辖县区园区和科技型企业实地走访,帮助企业梳理发展思路,寻找、提炼科技创新需求,仅2021年就实地走访企业31家、市内外高校院所8所、大型科技服务平台和双创载体4家,共收集包括检验检测、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在内的真实有效研发需求44项。

图说:沪马科技资源日活动,马鞍山市科技局及企业代表赴上海微谱检测进行参观。

有了需求,对接是关键。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利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丰富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储备,对挖掘的需求进行逐项匹配,在长三角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团队和服务机构,并协助企业与相应团队(机构)建立联系,2021年全年通过驿站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各类需求达38项。

“‘小驿站’拥有‘大资源’,展现‘大作为’,构筑了沪马科技协同创新‘大格局’。”池本军介绍,通过沪马创新驿站的帮助,截至2021年年底,已促成国星生化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安徽创杰环境科技与上海海顾新材料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协助金恒泰重工、安徽海森电控等多家企业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

杨正文 吴子洵